2022年1月,云南白药曾披露,为了进一步丰富云南白药的研发管线,在公司原有中医药研发能力持续提升的同时构筑先进的生物及化学医药产品研发能力,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建议聘任张宁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云南白药方面称,张宁长期从事生物医学及细胞生物学研究,围绕癌转移这一关键临床难题,从机理研究、生物标志物鉴定等多个侧面入手展开转化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资料图】
近日,在云南白药与北京大学共同举办的“2023医药创新与科技前沿论坛”上,云南白药首席科学家张宁就云南白药目前的创新研究、研发管线、核药工作进展等内容接受了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记者采访。
云南白药首席科学家张宁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国内核药发展处于机遇期
核药,又称放射性药物、核素药物,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物。它是由放射性同位素搭配专门定位特定器官及组织的分子试剂组成的具有放射性的药品。根据用途,可分为诊断用核素药物和治疗用核素药物。
在医药板块中,核药被视为高壁垒赛道之一。一方面由于核药存在放射性且有半衰期的限制,会涉及放射性同位素获取、放射性药品业务资质、环保要求等诸多方面,具有复杂的技术壁垒。另一方面,由于放射性药物的特殊性质,生产企业需具备《放射性药品生产许可证》等,极具政策壁垒。
在国内药企中,云南白药亦瞄准了核药这一赛道。2022年9月,云南白药公告称,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大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肿研究所)签订《技术转让与合作开发协议》,北大医院、北肿研究所将其合作研发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靶向核药相关专利转让给云南白药。
今年7月,由云南白药100%控股的云核医药(天津)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含: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细胞技术研发和应用等。
在核药布局方面,张宁介绍称,对于核药研发管线的战略布局,云南白药已做好充足的准备。目前,已引进北京大学核医学科专家的研究成果,同时与有关部门、研究机构以及中国抗癌协会、医院核病房等形成战略合作,完整布局了核药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目前已启动INR101和INR201核药项目。未来将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高效推动核药研发。
云南白药2022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已启动核药INR101创新药项目,开发用于前列腺癌诊断的创新核药,该合作标的具有高特异性、低非靶器官蓄积等特点,更有利于原位和局限期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通过布局以核药为中心的创新疗法,打造高壁垒、高潜力的精准诊疗创新方案,带动公司创新药板块的发展。
谈及核药产品管线和产业布局,张宁认为,首先要结合国内临床研究特点及病人实际需求进行综合考虑,走本土化的发展道路。例如,欧美国家多发胰腺癌,但我国主要以淋巴癌、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为主,因此研发工作不能完全依靠国外经验,而要转向自主研发。
对于近年来核药在国内发展环境的变化和研究前景,张宁表示,国家政策持续对核医学行业发展释放出利好信号,随着临床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我国核药市场未来能保持快速增长。
他认为,与较先进的核药研发相比较,目前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进程相较于生物医药和小分子药物有滞后性,而就当前来看,海外企业要想打破相关限制进入中国核药市场也还存在难度,因此国内核药发展正处在巨大的机遇期。
人工智能将提高新药研发效率及成功率
针对人工智能在制药领域的探索和应用,张宁也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公司此前与华为签署了《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工智能药物研发领域,开展广泛的交流和合作,探索联合科研创新的机制,扩大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包括但不限于大小分子设计、相关病症研究、数据库开发等。
据张宁介绍,通过计算机大数据模拟新药研发从靶点筛选、分子设计、试验验证等环节,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提高成功率。云南白药将以北大-白药医学中心为枢纽,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充分将研发新范式运用于药物研发领域。
而在中药创新药方面,由云南白药集团朱兆云院士牵头负责的两个创新药研发——全三七片和附杞固本膏已达到临床测试的标准。其中,全三七片是中药注册分类改革后云南白药首个获批临床的中药1类新药。
张宁在采访中谈到,在对云南白药集团持有的百余个药品许可证进行分类归纳时,发现仍有部分之前未受关注的特色药品尚未充分发挥其价值。未来,云南白药将选出多款独具特色的药品进行二次开发。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