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翻译_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互联网   2023-06-26 04:15:20

1、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蔷之内也意思是: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顺;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策划在境内兴起干戈。

2、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蔷之内也出自《季氏将伐颛臾》是选自《论语》中的一篇散文,文中记述了孔子和冉有的一场对话,集中讨论鲁国贵族季氏企图发动战争,攻打小国颛臾的问题,明确表达孔子反对武力征伐,主张“仁者爱人”的思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原文:季氏将伐颛臾先秦:孔子及弟子季氏将伐颛臾。

5、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6、”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7、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8、”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9、’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10、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11、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12、”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4、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15、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16、既来之,则安之。

17、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18、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9、”译文: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

20、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要对颛臾用兵。

21、”孔子说:“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

22、那颛臾,先王曾把颛臾的国君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23、”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胜任就该辞去。

24、’如果盲人摇晃着要倒下却不去扶持,颤颤巍巍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么何必要用那个搀扶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

25、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季孙氏的封地,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26、”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

27、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担心财富不多,只是担心财富分配不均匀;不担忧人民太少,只担忧境内不安定。

28、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

29、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徕他们。

30、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31、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顺;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策划在境内兴起干戈。

32、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33、”扩展资料:《季氏将伐颛臾》文中的比喻句形象表达孔子的观点,用盲人搀扶者的失职来比喻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而没有尽到责任。

34、孔子一贯反对陪臣执国政,对三桓的指责在《论语》中就有许多记载。

35、文章主要记录了孔子就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发表的三段议论。

36、第一段话说明了他反对季氏攻打颛臾的理由。

37、一是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即颛臾在鲁国一向有名正言顺的政治地位。

38、二是且在邦域之中矣,即颛臾的地理位置本就在鲁国境内,对鲁国一向不构成威胁。

39、三是是社稷之臣也,意即颛臾素来谨守君臣关系,没有攻打的理由,孔子的话体现了他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反对强行霸道,诉诸武力。

40、第二段孔子引用周任的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

41、第三段话孔子正面阐述他的政治主张。

42、相关人物:季孙氏,春秋战国时,鲁国的卿家贵族。

43、作为三桓之首,季孙氏凌驾于公室之上,掌握鲁国实权。

44、三桓,是凌驾于公室的鲁国贵族,出自鲁桓公,包括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

45、其中,季孙氏的始祖季友,谥成,史称“成季”。

46、2、冉求(前522年-?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冉贤集)人。

47、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

48、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

49、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50、受儒教祭祀。

51、以政事见称。

52、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

53、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

54、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

55、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

56、冉求是孔子的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渐完善。

57、3、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汉族,春秋末鲁国卞(今山东省平邑县仲村镇)(原籍泗水,其后胤因避战事迁往微山县鲁桥(见济宁微山仲庙))人。

58、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少孔子九岁,也是弟子中侍奉孔子最久者。

59、亦为《二十四孝》中为亲负米的主角。

60、仲由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

61、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高,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他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

62、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

63、后为,卫大夫孔悝家宰,在内讧中被杀。

64、4、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

65、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66、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

67、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68、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